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期刊导读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方法探讨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0

0 引言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机制构建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建立完善科学的空间规划体系,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和监管,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改革部署。

矿区型区/县地质环境复杂,存在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及水土环境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以矿区型区/县为研究对象,探讨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对矿区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可在该区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与工程建设过程中,在维护区域地质环境系统结构不破坏、功能不退化的前提下,分析得出地质环境稳定性和质量对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监测预警与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可为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绿色矿山建设、区域国土规划编制及相关规划合理性的审查提供重要依据,并为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建设提供支撑。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1.1 选取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矿区区域范围内有大量矿业用地,鉴于其用地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应首先梳理评价区主要地质环境特征和关键地质环境问题,遴选出地质环境承载对象中约束、限制的主要因子。评价因子主要包括: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构造稳定性、地面沉降、水土环境、地质遗迹等。根据区域地质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结合矿区发展中遇到的重要地质环境问题,构建适宜于矿区这类资源型地区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区域国土功能定位和地质环境特征,以地质环境问题为导向。选取表征地质环境特征和突出优势的指标,即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的指标,例如适宜地下空间开发区域、富硒土地分布、地下蓄水结构、浅层低温能分布区域等。

选取反映地质环境问题等限制性的指标,根据对国土开发的限制程度将因子分为两类:较强限制因子与强限制因子。通常,强限制因子包括:活动断裂(能发生8级以上地震)及影响区、生态红线、地质公园、难以治理的采空塌陷区、重要地质遗迹和湿地等。较强限制因子包括:突发性地质灾害、地震活动及地震断裂带、地质遗迹、地面沉降和地裂缝、水土环境质量等;应当选取可连续获取的量化指标,反应区域内影响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实现承载能力的动态评价。

1.2 获取评价数据

收集整理矿区地质环境相关资料,收集资料应以大比例尺为主,应以公认的、最新的资料为宜。对关键地质环境要素开展补充调查和重点区段的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作,获取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数据。

1.3 综合分析评价

正确选择数学模型,进行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功能区划,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区属于县级区域评价,评价单元和成果表达都为自然单元。

单因子评价:基于水工环地质调查、评价与监测数据,进行崩滑流、构造稳定性、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水土环境、地质遗迹等承载能力单因子评价。对强制性因子要从空间划出范围;对较强制性因子要划出范围并划分等级。

综合评价:结合国土功能定位,选择集成评价因子、确定因子评价权重,对区域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为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和专题综合评价。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分为地质环境保护区、地质环境维护区、地质环境修复区和地质环境开发区。专题综合评价可分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和水土环境质量评价等。

评价结果验证: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应通过野外实地验证或同行检查对评价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和完善。进行野外实地调研后,根据调研结果验证或修正评价结果。

1.4 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筛选敏感的、易获取的指标,建立监测指标体系,研究设置监测周期,从而获取动态监测数据,对承载状态进行动态评价和预警。

2 国土空间规划引导

国土空间规划是统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综合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时序安排的最高位、综合性最强的规划与布局,各类单项规划或者产业规划均应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框架下进行,服从于国土空间规划布局。

上一篇:煤矿掘进支护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