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针对山东本轮强降雨,山东省减灾委7月11日下午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巡查排查、监测预警、转移避险、抢险救援和综合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提前重点防范和转移群众。此次强降水过程鲁西北和鲁中地区与7月5~6日、10日强降水区域重叠,要加大工作力度,细化工作措施,必要时成立工作组赴各县区指导、协调地质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要盯牢已经发现的隐患点,还要看紧临坡临沟建房、切坡修路、重要基础设施、在建工地、重要旅游景区和学校、医院、集镇等人口密集区,确保灾害早发现早处置。根据气象预报,11日夜间至12日夜间为主要降雨时段,各地一定要夯实责任,特别强化这个时段防范工作,确保防御责任“无缝隙”“全覆盖”,将损失降到最低。各地要强化预警与响应联动,指导督促提前撤离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坚决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推广基层实践中的“三个紧急撤离”经验。加强已撤离人员管控,防止擅自回流导致伤亡。在安排转移避险群众返回原址居住前,要进行安全评估,落实监测预警等防范措施。切实做好转移群众安置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救灾救助,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过程。盯紧重点河湖、中小河流、小塘坝、小水库、城市易涝点和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薄弱环节,落实专人24小时巡查防守。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加大巡查、监测、预警等工作措施力度,一旦发现险情征兆,果断迅速转移受威胁群众,并实施必要管制措施,确保人员远离危险区。进一步明确城市防内涝重点地区、重点地段、重点部位、重点设施,对下沉式立交桥、隧道、地下空间、地铁、城市低洼地等风险点隐患要排查整改到位,暂时难以整治的要安排专人防守。要利用交通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渠道向公众发布雨情、水情、道路积水等信息,在下沉式立交桥、积水内涝易发路段等设立醒目、易于辨识的警示标记。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付玉婷 报道)
加强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各地要进一步强化暴雨及大风天气下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加大预警频次,确保短临预警“早、准、快”,做到风险早发现,预警全覆盖。特别是对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更要严密监控,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作用,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坚决避免小风险酿成大事故。要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组织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部门加强动态会商,加密强降雨时段会商研判频次,精准研判风险,及时按规定发布地质灾害预警并启动相应应急响应。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做好厂房、工棚和临时建筑物、室外宣传牌、路边树木等隐患排查和防风加固工作,防止暴雨大风天气下出现坠落、倒塌、折断、触电等安全事故,及时停止相关露天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及时停用塔吊、升降机等机械设备。加强在建工程施工管理,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各类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等要严格落实防水防风防雷措施,交通运输、公安、海事等部门要加强陆上、水上交通安全管控。严格伏季休渔各项管控制度,加强养殖渔船安全监管,严防恶劣天气违规出海造成安全事故。
强化救援准备和隐患巡查。各类抢险救援队伍,要全面进入应急状态,确保随时出动开展应急抢险救援救灾。加强各类应急队伍、物资、装备等统筹协调,强化区域联动。要视情提前预置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到位,有力有效开展应急抢险救援救灾工作。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市要突出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严格落实降雨期间和雨后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风险区的巡查、监测、预警、转移避险等措施,严防岩土体遇水饱和、强度降低导致的地质灾害。